“最近白酒銷售情況不是很好,廠家又沒有調低出廠價,我們只好靠自己來應對當前風險。”專營中高檔白酒的鴻徽酒業負責人盧先生告訴記者。
2012年,在禁酒令推行、三公消費受限以及塑化劑事件等多重負面因素的影響下,白酒行業的高價泡沫逐漸破裂。以一瓶500ml 的53度飛天茅臺(600519)為例,在多方炒作的因素下,去年年初終端價格一度飆升至2300元,但年底價格卻悄然降至1800元水平。
在剛剛過去的春節消費旺季,高端白酒沒有像往年一樣漲價,反而量價齊跌,而此前囤貨居奇的白酒貿易商也不再惜售,虧本出貨。
駿凱煙酒茶商行負責人張先生表示,目前不少貿易商寧可少虧也想盡快出掉手中的庫存。“大家都看淡后市,不知道未來價格走向如何,但肯定不會漲。”他說。
泡沫破裂
2011年1月1日,貴州茅臺(600519)提高出廠價,53度茅臺終端價格從900元不到漲到逼近千元一瓶,掀起了高端白酒的漲價潮。五糧液(000858)、瀘州老窖(000568)等一線白酒品牌也緊隨其后,將出廠價上調20%-40%不等。
隨著高端白酒零售價格的大幅上揚,白酒收藏作為一種特殊的投資渠道,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追捧。據統計,在去年北京歌德秋拍會上,白酒收藏總成交額達4.8億元,為書畫成交額的兩倍。而在茅臺酒拍賣專場中,一瓶1958年的白酒創造了5.8萬元的高價,瀘州老窖在一小時內的拍賣成交額也高達6120.3萬元。
高端白酒價格瘋漲一直維持到去年年初,當53度茅臺飆升至2300元一瓶水平時,市場開始出現消化不良,價格上漲動力也頓時消失。
“去年全年的白酒銷售都很一般,特別是春節前后,比上年同期差了很多。”煙酒在線銷售人員陳學軍(化名)告訴本報記者。而華澤集團內部人士也對本報證實,隨著國家提出嚴控“三公”經費后,白酒銷量大受影響,但其不肯透露具體數據。
事實上,繼中央政治局做出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有關規定后,中央軍委又印發《中央軍委加強自身作風建設十項規定》,各地政府也紛紛出臺禁酒令,嚴禁在接待工作中安排豪華宴請、喝酒等講排場的活動。再加上年中被曝光的白酒涉嫌添加塑化劑事件,全線白酒企業,白酒價格泡沫也隨之爆破。
虧本出貨
記者走訪了義烏白云區的東旺酒類批發市場,近八成商家表示,為應對白酒行業出現的風險,商家都采取虧本出貨的方式來面對。
“為了拓展銷路,我們公司都在主動降價,目前五糧液的價格大約1500元一瓶,比去年降了10%。”旌煌酒業貿易有限公司林小姐對本報記者表示。
相較起批發渠道,煙酒行對市場冷暖更為敏感。位于越秀區東華東路的增譽酒業銷售人員告訴本報記者,以52度的五糧液為例,年前有一段降幅,降了約50元左右,目前售價為950元,基本沒有多少盈利。而附近的明軒商行和駿凱商行則表示,茅臺酒比去年降了1000多元,需求量少了不少,商家都減少了進貨。
陳學軍指出,由于白酒價格相對透明,浮動不大,貿易商承受的風險也較大。“一旦市場激烈下跌,部分資金回籠能力較差的貿易商難免出現虧本拋貨現象。”陳學軍說。
渠道變革
盡管步入行業調整期,但白酒業內人士認為,中國白酒業不會停滯增長,只是從全行業的擴容式增長轉向了擠壓式增長,“腰部崛起”將成為白酒業未來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特征,區域龍頭酒企如果能夠抓住機遇,或將實現彎道超車。
“白酒是一個很傳統的行業,以政務消費和商務消費拉動為主,也有部分市場是靠大眾消費者形成的,但是傳統的白酒運作模式并沒有充分考慮大眾消費者的需求。”宋河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兼營銷公司董事長王?楊認為,白酒企業面對未來渠道的變革,必須要重新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思考。
“隨著消費群體,特別是80后群體消費習慣的改變,酒類電商的爆發性發展不容忽視。”陳學軍認為,電商渠道將來一定會超越傳統渠道,成為酒類銷售的主要渠道之一。
除此以外,自上海國際酒業交易中心成立以來,白酒證券化成為部分白酒品牌拓展全國渠道的新方式,繼西鳳酒國典鳳香、景芝酒國標芝香和杜康酒祖杜康后,宋河酒業也將試水白酒證券化。